Search

小提示: 如果覺得字數太多,可以到文中按"Podcast線上收聽",有點類似有聲書的概念:)
  • Share this:

小提示: 如果覺得字數太多,可以到文中按"Podcast線上收聽",有點類似有聲書的概念:)

自律神經失調是有具體的身體不適,透過適當的檢查和治療都無法找出確切病因,對於一般治療反應不佳,常持續不斷地復發。自律神經失調是什麼呢? 它是身心壓力失衡造成的症候群,很多查不出病因的症狀,都有可能是因為自律神經失調造成的喔!常見的症狀像是胸悶、心悸、手腳發麻、腸躁症、頻尿、失眠、耳鳴等等。自律神經系統裡有兩大主要的神經,分別是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,兩者多半同時分布在身體的同一器官內,彼此相互抗衡並且維持體內各個器官的運作恆定,並且沒辦法被人的意識所控制,因此稱作自律神經,自我節律的意思。自律神經負責調節血液、呼吸、消化、排泄、免疫、內分泌等系統,像血管會因為外界溫度變化而擴張或收縮、緊張時會心跳加快等都是自律神經的作用。若自律神經的功能受損,身體的調節失去平衡,那麼外在環境的變化就很容易恣意影響我們身體的恆定,造成不舒服。當人體長期處於高壓時,交感神經會持續亢奮,壓抑副交感神經,導致副交感神經主要負責的消化、放鬆功能會變差;持續一段時間後,因為身心功能耗損,交感神經會漸漸疲乏,此時身體會容易感到疲倦,常常提不起勁;自律神經經過這樣的耗損而失調,會讓人覺得明明很累了卻仍很緊繃、無法放鬆安眠,又伴隨身體各處的不舒服。
我會把自律神經失調描述為:身體在和自己提出警訊。自律神經失調的病人,在承受高度壓力時強迫自己要堅持下去、要壓抑自己的情緒,但其實壓力並沒有因此就消聲匿跡,反而在深處蠢蠢欲動,並且利用身體的各種不舒服來告訴病人,同時也是在說該休息一下了。自律神經失調其實是疾病的前哨站,可作為預防疾病的及時提醒。可是現代人常常因為太忙了,輕忽了這個警訊,等到輾轉看過數科醫師、再被轉至身心科時,已經拖了好長一段時間,甚至因為嚴重影響日常生活,後來引發更為嚴重的疾病如憂鬱症、恐慌症等。有什麼好的保健方式來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呢?平時優質的睡眠可以去除神經毒素,修復神經元,增強對壓力的抵抗力。還有生活中一定要有自我放鬆的時刻,每個人放鬆的方式不一樣,有些人是做冥想、腹式呼吸、運動、畫畫、旅遊等,可以試試一個簡單的放鬆方式:情緒筆記,將雜亂的情緒書寫下來,過程中會慢慢整合、讓思緒明亮。另外挑選正確的飲食也會健腦,讓我們增強對壓力的抵抗,像是薑黃、花椰菜、藍莓、堅果類、綠茶等等,綠茶含有茶胺酸可放鬆心情,而且還有抗氧化作用,所以在壓力大時,不妨沖杯綠茶舒緩一下吧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捷思身心醫學診所致力於壓力管理、情緒管理、睡眠管理、人際關係處理。
View all posts